Search

財經觀點/新南向戰略 與陸合作 聯手荷日

2016-09-06 03:05 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財經觀點/新南向戰略 與陸合作 聯手荷日

2016-09-06 03:05 聯合報 林建甫(台經院院長)

新政府新南向政策著重「價值提升」,亦即提升附加價值的產業政策,期望讓製造業、服務業、農業、電子商務等,前進東南亞,並鼓勵雙向觀光、投資、教育及人才交流,不只是為了降低成本,並要對台灣經濟產生外部支撐效果。

觀察台灣產業優勢,應結合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前進東協及印度市場。例如東協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七十億美元,但當地基礎設施不足,泰國、菲律賓和越南等國網路滲透率低於五成、消費者對網路安全存疑,因此台商在基礎建設、電子商務及金融、物流服務就有機會參與;東協更是金融業打亞洲盃的舞台。

東協正在成長,有龐大基礎建設需求。舉例來說,印尼由一萬七千個島嶼組成,印尼沿海及島嶼間航運船隻供不應求,船用零件、設備銷售費用都大幅成長,韓國也看好印尼造船業,計畫投資八千萬美元;而台灣在造船及航線和港口經營管理有明顯優勢。

台灣醫療水準在亞洲名列前茅,水準更高於東協國家;台灣飲料市場充滿創新,例如全球清真食品及日用品市場高達二點一兆美元,且以百分之廿速度成長,伊斯蘭信徒不飲酒,軟性飲料在炎熱東協國家是主要飲品,若能取得清真食品認證,是台灣飲料業一大藍海。

東協是閃亮明日之星,近來韓國積極參與東協市場,因此新南向在經貿戰略上想要成功,採取「聯手荷日」,以超越南韓,不失為嶄新策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印尼和馬來西亞曾被荷蘭統治過,荷蘭亦有計畫在印尼投資一點二億美元的太陽能發電站,並將廢棄物轉換能源設施複製到印尼去。日本亦與東協簽定自由貿易協定,台灣與日本向來具有供應鏈上下游合作關係,更開啟合作契機。

近年中國大陸與東南亞關係大抵良好,中國大陸提出「一帶一路」與東協成為戰略夥伴,這將與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帶來可觀的經濟發展。台灣基礎建設的技術與能力佳,未來台灣若要前進東南亞,首先要有良好的兩岸關係,才能與東南亞政府談判,兩岸合作是現實考量。

新南向鼓吹台商前進東協之際,若想到東南亞進行基礎建設,就須和大陸合作,台灣方面要先釋出善意,才有可能在東協這塊新興市場上創造兩岸雙贏的局面。(本文由林建甫口述,記者江睿智整理)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8656/1942102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